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模式
作者:www.wlst…  文章来源:www.wlstudent.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5 21:15:1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1、研究性学习是深化、发展了的学生科技活动

研究性学习虽然是1999年在上海提出的,但是,实际上这种学习方式却是由来已久的,其实质是深化的学生课外活动、科技活动和活动课,这种学习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

课外科技活动是开展好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例如:我校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了丰富多彩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其中仅1991年全国青少年首届昆虫考察竞赛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采集的标本和撰写的论文,就获得了二个二等奖和三个三等奖,而后又在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竞赛、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和科学论文讨论会中多次获奖。研究性学习不仅完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深化发展了学生科技活动。

2、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生物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参与了课题的产生和实施的全过程。学生自己选题、自由组合、自己选择指导教师、自己制定课题的实施方案,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了发展个性特长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从现实的情景中归纳问题、提出假设、收集材料、获取信息、判断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在探索和实践中培养了科学精神,也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例如,学生左文旭、张维等通过调查研究采集来的4000年前的古代丽蚌、扭曲蚌化石,认识到天津海河干流以南平原的形成原因,是我国古代对黄土高原和太行山区生态环境破坏的结果。他们撰写的论文“从津南古蚌类的调查,谈古代水土流失的危害”对维护生态环境,实现津南平原的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获得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三等奖、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博览会金牌奖,他们二人还获得和平区科技小能手称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