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研究性学习 | 非主流 | 图片中心 | 论文 | 学习 | 少男少女 | 社团 | 试卷 | 微信是什么 |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课题,方案,总结       1 6 NPS
最新公告:     研究性学习  [admin  2009年1月31日]        
 
您现在的位置: 研究性学习 >> 研究性学习 >> 研究性学习报告 >> 结题报告 >> 报告正文
相关文章

臭氧层空洞的研究报告
音乐对学生影响的研究调…
航天技术的研究与认识
温岭中学高中生未来理想…
高中生对将来自身职业趋…
关于臭氧层空洞的研究报…

 

更多内容

 

 

 浅议研究性学习开题报…
 研究性学习怎么才能叫…
 综合实践活动课首当培…
 高中生物教学与研究性…
 中国青少年参加第57届…
 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
 2007全国中学生生物学…
 2007全国中学生生物学…
 山区中学的生物课外科…
 探究学习与研究性学习…

 

更多

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课题

研究性学习方案

研究性学习总结

微信是什么

微信怎么用

微信网站地图

 

臭氧层空洞的研究报告           ★★★

研究性学习   www.wlstudent.com   欢迎转载  
 
臭氧层空洞的研究报告  
 
作者:温岭中学 文章来源:温岭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14 16:22:42  
 
   臭氧层空洞的研究报告

关于臭氧层空洞的研究报告的结题报告

——

 

1.课题名称关于臭氧层空洞的研究

2.班级高二(13)班

3.负责人:罗腾杰

4.组内成员:蔡叶挺,陈燕,王健,陈良涛

5.指导老师:戴素芬

6.课题研究涉及的主导学科:化学

7.课题研究涉及的相关学科:物理、生物、地理(气候学)

8.中文摘要:国研究人员25日发表报告说,地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臭氧损耗的具体状况差异极大,其中南极地区臭氧损耗要严重得多。

    报告说,南极地区臭氧损耗程度达到90%以上,而且在冬季严寒时经常达到损耗99%的极端情况。相比而言,北极地区臭氧损耗的程度要轻很多,偶尔会出现损耗70%的情况,这已经是最高纪录。科学家跟踪观察南极地区臭氧空洞迄今已有约20年。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报告说,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的面积今年接近2745万平方公里,创下最高纪录。   

这是我在一则新闻中看到的片断,所讲的是南北两极的臭氧层空洞问题,这个问题在早年就已经倍受人们关注,而我却对此并不是十分了解,于是,这便引起了我的兴趣,也借研究性学习的机会更进一步地了解臭氧空洞这个问题。

9.英文摘要:Evidence that human activities affect the ozone layer has been building up over the last 20 years, ever since scientists first suggested that the release of chlorofluorocarbons (CFCs) into the atmosphere could reduce the amount of ozone over our heads.

The breakdown products (chlorine compounds) of these gases were detected in the stratosphere. When the ozone hole was detected, it was soon linked to this increase in these chlorine compounds. The loss of ozone was not restricted to the Antarctic - at around the same time the first firm evidence was produced that there had been an ozone decrease over the heavily populated northern mid-latitudes (30-60N). However, unlike the sudden and near total loss of ozone over Antarctica at certain altitudes, the loss of ozone in mid-latitudes is much less and much slower - only a few percentage per year. However, it is a very worrying trend and one which is the subject of intense scientific research at present. More on this in Part IV of the tour.

Many of these findings have since been reinforced by a variety of internationally suppor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involving satellites, aircraft, balloons and ground stations, and the implications are still being quantified and assessed. More about these international investigations in Part IV.

The Recipe For Ozone Loss

In trying to understand how the ozone loss occurs and the things that need to happen to destroy so much ozone, it helps to think of it as a 'recipe'. We need several ingredients to make the ozone loss occur. We'll now look at these 'ingredients' one at a time.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Polar Meteorology

We start by looking at the way the atmosphere behaves over the poles - the features of the meteorology in the stratosphere.

The figure to the right shows schematically what happens over Antarctica during winter. During the winter polar night, sunlight does not reach the south pole. A strong circumpolar wind develops in the middle to lower stratosphere. These strong winds are known as the 'polar vortex'. This has the effect of isolating the air over the polar region.

Since there is no sunlight, the air within the polar vortex can get very cold. So cold that special clouds can form once the air temperature gets to below about -80C. These clouds are called Polar Stratospheric Clouds (or PSCs for short) but they are not the clouds that you are used to seeing in the sky which are composed of water droplets. PSCs first form as nitric acid trihydrate. As the temperature gets colder however, larger droplets of water-ice with nitric acid dissolved in them can form. However, their exact composition is still the subject of intense scientific scrutiny. These PSCs are crucial for ozone loss to occur.

So, we have the first few ingredients for our 'ozone loss recipe'. We must have:

Polar winter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polar vortex which isolates the air within it.

Cold temperatures; cold enough for the formation of Polar Stratospheric Clouds. As the vortex air is isolated, the cold temperatures persist.

10.关键词:环境问题、臭氧空洞

11.研究解决的问题:关于臭氧空洞的危害和防治

12.研究问题的假设:一些不知道臭氧空洞的同学了解此事后,开始关注身边的环境,多植树,为改善环境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一些同学看到乱砍乱伐现象,企业任意排放污水、废气的现象也会主动去制止。

13.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

(1)调查问卷:向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臭氧空洞的了解程度。

(2)查找资料:去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

(3)请教老师:考虑到臭氧空洞与化学密切相关,我们向化学老师请教有关臭氧的问题。

(4)访谈法:我们将访问环保局的有关工作人员,向他们了解最为确切的信息。

(5)统计法: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问卷进行统计,对资料进行分析。

14.研究的基本过程

时间

阶段任务

阶段目标

主要研究方法

主要负责人

1周

确定话题

确定成员都感兴趣的话题

查资料法

所有成员

2、3周

完成开题报告

按时、具体、详尽完成开题报告,尽早进入研究阶段

调查资料法

陈良涛、蔡叶挺

4周

完善开题报告

考虑开题报告设计的可行性,补充遗漏之处

调查资料法

所有成员

5、6周

调查问卷

了解同学对臭氧的了解情况

问卷调查法

陈燕

7周

统计

统计问卷

统计法

罗腾杰

8、9周

查阅资料

通过资料、文献了解课题

查资料法

王健、

蔡叶挺

10周

请教老师

请教化学老师,了解臭氧形成的化学理论知识

访谈法

罗腾杰、陈燕

11周

访谈

向环保局有关工作人员了解最为确切的信息

访谈法

所有成员

12、13周

写研究报告、结题

整理所有资料

统计法

罗腾杰

15.研究获得的结论:

1.完成调查问卷,统计资料,得到一手可靠的信息。

2.访问化学老师,了解臭氧形成的化学理论知识,得到一手可靠的资料

3.访问环保局的有关工作人员,了解到最为确切的信息。

16.研究的结果分析:

一些人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臭氧空洞的严重性开始一些行动,一些还不知但在我们的帮助下开始了行动。只要我们一起努力臭氧空洞一点也不可怕。

17.课题小组的建议或倡导:

我们发现了自身的一些小问题,比如办事效率太低,做事之前没有做好统筹,浪费了时间等等。这将在今后的研究性学习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改变。比如:事先写好列表,不做无关的事等

18.研究及完成报告中,每一课题组成员完成的具体工作:

综合指导——戴老师

设计调查问卷——蔡叶挺

校图书馆找资料——陈良涛、王健

上网找资料——蔡叶挺

请教老师——罗腾杰、陈燕

访谈——全体组员

资料整理、编排、后期工作——罗腾杰

19.每一课题组成员的心得及体会:      

罗腾杰这一次调查,让我身有体会。首先,这个话题是我带有疑问的,我便有更大的积极性去完成这个话题;其次,臭氧空洞问题也关系到我们全人类的健康,我们学习到了预防措施,也可以使我们 自身和同学免受夏天强烈紫外线对皮肤所造成的伤害,也知道如何处理轻微的皮肤灼伤。

这次调查中,我初步地了解了臭氧层,明白了臭氧在大气中含量是不固定的,占大气的亿分之几,地表的臭氧对人体和植物都有很大的伤害作用,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地表以上18km35km平流层中臭氧层能吸收99%的太阳发出的紫外光,保护地球生灵免遭破坏。含溴和氯的人为化学污染物(如)及氮的氧化物的排放,能强烈地破坏臭氧分子,使臭氧层形成空洞,致使太阳紫外光直接照射地面,损坏人体皮肤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导致皮肤癌,还能引起角膜炎、白内障等眼病,还可抑制人类和动物的免疫功能,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紫外线还能对农作物、海洋浮游物、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如此看来,造成臭氧空洞的最主要原因是氟里昂的过量排放,只有我们减少氟里昂的排放,多植树造林,才能有效地改善大气,改善自己周围的环境,尽管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们可以呼吁整个世界的人们多植一棵树,少丢一片垃圾。

 

陈良涛: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了解了导致大气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气体,都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而不是自然形成的。这也直接引起了臭氧层空洞,然而臭氧层穿孔 “痊愈”却需百年!所以保护臭氧层刻不容缓!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做一名爱护臭氧层的公民,我么可以进一步学习了解臭氧层耗损对人类、动物和环境的影响,为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所实施的国家战略和政策,以及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对本国的意义。与本国的国家臭氧机构联系,了解如何能以个人的层次参与保护臭氧层的工作中。

 爱护臭氧层——拯救我们的蓝天。

 

蔡叶挺:这一次调查,让我深有体会。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时时刻刻保护着我们,但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出现臭氧层空洞,紫外线可直接照射到地面上,对动、植物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认为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本次研究性学习,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方面,不仅如此,还可以增强我们的环保意识。

陈燕:也许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的上空,渐渐开了一个洞,就好像怪兽的嘴,张大了似乎要吞噬整个地球。

这不是骇人听闻,或许真的有一天,这个地球将不复存在,可是至少现在我们还能够为它做点什么,不是吗?

做这个课题,纯粹是因为我们想为我们的世界做点什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在我们搜索了一系列的资料后,才发现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已经不多了,而我们却只是一味的索取。

我只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为保护地球而行动起来,哪怕只是做比如不乱扔垃圾这样的小事,都可以为地球多留一份美丽。

 

王健:我觉得或许“臭氧空洞”等课题里的内容对我来说有点遥远,毕竟只是少数地方存在该问题。但是其实也不远,只是平时没注意罢了。这次研究性学习对象为臭氧,使我了解到更多的关于臭氧与我们环境之间的关系。臭氧层的破坏直接影响了环境,间接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健康。同时是我懂得体会到保护环境,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所以总而言之,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对我意义非凡。

20.每一课题组成员对同组另一成员的评价:

罗腾杰:作为我们组的组长善于鼓动同学参与活动,同时积极帮助组员,勤劳从无怨言。

陈良涛:在讨论中积极发言并提出了自己的课题与观点,在查找资料时不怕麻烦,多次查找资料以保证它的可信度。

蔡叶挺:在过程中善于思考,与同学合作相处,经常出现一些新的主意。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陈燕:积极参加,任劳任怨,团结同学,

王健:积极参加研究,认真完成任务。

21.指导老师意见及评价:

 

 

 

22.附件:

 

 

 

 

 

 

 

 

 

 

 

 

 
 
 
 

 
 
 
报告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报告:

  • 下一个报告: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研究性学习  客户满意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统计|站长  浙ICP备070317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