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研究性学习 | 非主流 | 图片中心 | 论文 | 学习 | 少男少女 | 社团 | 试卷 | 微信是什么 |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课题,方案,总结       1 6 NPS
最新公告:     研究性学习  [admin  2009年1月31日]        
 
您现在的位置: 研究性学习 >> 研究性学习 >> 研究性学习报告 >> 结题报告 >> 报告正文
相关文章

箬山美食文化的研究
箬山美食文化研究
箬山美食文化研究
非物质文化——箬山大奏…
非物质文化——箬山大奏…
温岭传统美食小吃
温岭传统特色美食小吃的…
关于箬山美食的研究

 

更多内容

 

 

 浅议研究性学习开题报…
 研究性学习怎么才能叫…
 综合实践活动课首当培…
 高中生物教学与研究性…
 中国青少年参加第57届…
 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
 2007全国中学生生物学…
 2007全国中学生生物学…
 山区中学的生物课外科…
 探究学习与研究性学习…

 

更多

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课题

研究性学习方案

研究性学习总结

微信是什么

微信怎么用

微信网站地图

 

箬山美食文化研究         ★★★

研究性学习   www.wlstudent.com   欢迎转载  
 
箬山美食文化研究  
 
作者:温岭中学 文章来源:温岭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14 16:25:14  
 
   2008-5-23
 

箬山美食文化研究

班级:高一(23)

指导老师:金扬波

组员:孙梦瑶 

    金梆申 

            赵邓舒宁     

    陈瑶 

     练思韵

    童彬茜

 

 

题目:箬山美食文化研究

班级:高一(23)

指导老师:金扬波

组员:孙梦瑶(组织活动及查找资料)                    金梆申(完成开题及结题、访谈) 

陈瑶、练思韵(整理资料) 

赵邓舒宁(查找资料)

童彬茜(品尝)

课题研究涉及的主导科目:历史

课题研究涉及的非主导科目:语文  地理

研究目的:探索箬山美食

研究意义:使老一辈回味美食,使年青一代了解传统美食有助于箬山美食发扬光大,促进箬山发展。

研究内容:研究箬山美食,及相关风俗

研究人员安排及时间

时间

阶段内容

阶段目标

方法

负责人

1 2 3

完成开题报告

完成开题报告

查找资料

金梆申 孙梦瑶

4 5 6

查找资料

 

查找资料

赵邓舒宁 孙梦瑶

7 8 9

查找资料

 

查找资料

练思韵  陈瑶

10 11

实践

 

品尝

童彬茜 

12 13  14

访谈

 

访谈

金梆申 孙梦瑶

15 16 

结题

 

结题

金梆申

 

可行性分析:

人员条件:我们组中有团组织委员,方便活动开展

物质条件:组中有通校生,大部分组员家中有电脑,方便资料查询

时间条件:周末时间可利用

预期效果:了解箬山美食,及相关风俗

总结: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箬山美食,品味了箬山的风味,体会了祖先们优良文化。但是,经过这次活动,我们也发现了缺陷即箬山美食只零散的分布,未形成品牌效应,且部分美食不符合现代的人们的营养结构,希望有关部门进行相关行动。

收获:

 

 

 

 

 

 

 

 

 

 

 

渔家炊香

 ——箬山美食研究

摘要:

箬山因产箬竹而得名,其居民先祖是闽南地区移民。在历史发展中,箬山人不断同当地文化交融,并保持原有风格。箬山土地呈弱碱性 ,多种植薯类,而且箬山临海,海味充足。于是形成了独特的美食文化。在组员们的查阅和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些美食现已失传,为了使箬山美食继续传承与发扬,我们中有组员还亲自参与学习清水粥的制作。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餐桌上也每日在变化。然而不少老一辈有些怀念过去的一些美食,而年轻一代也对一辈的饮食抱有浓厚的兴趣。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选择研究箬山美食及其特有的风俗。

提纲:一箬山简介  

一、     箬山美食     绿豆面

油果

粥 ①咸粥 ②清水粥

锡饼筒

糖龟

二、箬山风俗(摘录)  扛台阁

七月七

婚嫁

丧事

三、附件

     

 

 

一、箬山简介:  箬山、石塘、钓浜三镇在2001年合并,地处台州沿海的东南地段,在台州湾与乐清湾之间的一个半岛的前端。

本文中所指的箬山,不同于2001年合并乡镇之前已经包含仓岙乡在内的箬山镇,而是最小范围意义上的老箬山镇。箬山,在半岛的最顶端,靠乐清湾一侧,据说因山上盛产箬竹而得名。因为山峦呈环绕的形势,所以又有里箬、外箬的称呼。传统的房屋是石木结构,但是木头的柱、梁、椽等都掩藏在墙体和屋顶里面,连门框和窗棱都习惯用石料制作,所以从头到脚看上去就是纯粹的石头房子。绝大部分民居都没有院子,是屋靠屋地沿街排列。居民传统的生产活动是近海捕鱼,

箬山人绝大部分认同祖先是从泉州惠安迁移过来的,而且仍讲闽南话。箬山的陈姓最多,其次是吴、郭、庄、林等姓。在箬山一带,实际保留着闽南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如饮食方面,每天吃“一稀两干”,喜欢吃稀饭。每餐必有鱼,必配汤。特色食品有草薯面、糖龟、薯粉片、薯粉糊、松糕等。

 

 

 

 

 

 

二、箬山美食

 

主食类

1、绿豆面

箬山美食中有一道久负盛名的美食----绿豆面。倒不是用绿豆而是因其颜色近似绿色而得名。现在人们喜欢绿豆面汤,把豆面放在有料头(佐料)的汤中煮,再盛出来吃,豆面煮后晶莹剔透,爽滑润口,如再添点醋,酸中带咸,再喝点汤,更是鲜味十足,十分美味。然而,这并不是正宗的绿豆面。正宗的箬山绿豆面是要炒出来的,就是平常所说的炒绿豆面。但不是平时那种炒法。正宗的原味的炒绿豆面,我有幸品尝过几次。首先,正宗的绿豆面要用灶台炉(旧时农家用的炊台,用砖土叠成,只剩一个大洞放一口大锅。大锅口径大小不定,以烧柴、禾杆为燃料。)这样炒的绿豆面熟得透,受热匀,不会炒焦或半生不熟。把绿豆面在沸水中浸上几分钟,等到外表皮变得润滑,而且晶莹得可以透着面条看到光,就可以了。捞起晾在一旁了,接着把平日里吃剩的鱼头、虾皮、干萝卜和汤汁(肉汁、鱼汁)等拌在一起加上上等小辣椒,用小火预热,等到汤汁化成汁水,就把晾在一旁的绿豆面倒入锅中。开始一边炒,一边把余下的汁水浇在面上,等到汤水浇完了,面也就熟了,此时面变得有些暗,是绿中透着墨色的那种。盛在平底的大碟上,墨绿色的豆面闪着油光,红色的辣椒诱惑着你。忍不住夹着尝了一口,却再也不可收拾。没有用现油炒,平日剩下的汤汁是最好的油。没有用鱼虾的肉,那鱼头和虾等却保证了鲜味。一口下去,满嘴流油,却并腻口,油光光的面吸收了汤汁的香,虾皮、鱼头的鲜,油而不腻,爽滑口可,满口流香。平日食量不大的我,往往要撑下几碟,直到家人喝令不准再吃,才停下来,却还要偷偷的拾起灶边不小心掉了的几根往口中塞。

 

 

 

 

 

 

 

 

 

 

 

 

 

 

 

 

 

 

 

 

油果

油果好像每个地方都有,老舍在其文章中就有多处写到炸油果的。然而,箬山的油果与别处的不同,箬山的油果是有鲜味的。箬山的油果往往是流动摊点居多,在贪吃街上(温岭人习惯将解决肚皮问题的饮食一条街唤作贪吃街)随便花上几元钱便有金灿灿的油果。炸油果的人先用一个平底铲将事先调好的糊状的面粉铺在另一个平底铲上,洒几把葱星,再用手浸油,搓几块剁成醉泥似的肉浆,拍到葱上,再洒上一层碎葱末,用平底铲一层面糊盖上,用铲将整个油果挑下油锅。翻滚的沸油中,雪白的油果不断冒差气泡,片刻表面便变得金黄。然而还要炸上一会儿。时间是很讲究的:时间太长,油果会炸得老,表面是暗色,很硬。时间太短,外面炸熟了,里面还是生的,不能入口。只有时间恰好,油果看上去外表金灿,咬下去外脆里嫩,葱是清香的,肉是流油的,还隐隐透着酒香。用一小片硬纸夹着油果直接吃。或者把油果切成条状,用水浸糕(或手做糕)的馅。咬一口,糕是柔韧,然而不一会儿便有了油果外层的脆心爽口,接着是半熟的面粉丝中透香的馅头,再咀嚼,糕已吸收了油果的香,透着诱人的气息,入口后已分不清中哪个是糕,哪个是油果了。手做糕用油果做馅是要现做现吃的,不然糕冷了之后,糕表层像结了翳似的硬,而油果冷了也会变僵,既使是用锅蒸或用微波加热,搞不好两者都变得十分柔软,没有什么吃头了。

旧日里没有冷冻厂,夏天日头一猛,海鲜就容易腐烂甚至生蛆。而那么多的鲜味白白地浪费了,渔民们难免有些心痛。于是便有人用盐渍之,或将鱼自腹下一刀对开,挖去五脏六腑,刮去鱼鳞,除掉鱼鳔,只剩下一具带肉的骨架,撒上盐水或自家特制的香料,用小竹签将鱼撑开,铺在网架上,这竹网架似乎家家都有,用竹搭个框,再隔个层,中间用渔网似的那种线密密织起网眼,一头放在地上一头在板凳上,或有将这些架子一层一层叠起来。在箬山石塘这一多山地区家家门前多多少少摆上一个,也并不是只晒鱼鲞,也晒薯干的,煞是有趣。每日晾在太阳底下,过不了几日,鱼肉在曝晒和风吹下失尽了水份,成了鱼干。然而这时如果便收了,那便真的顶多是鱼干,永远没机会成为鱼鲞了。还要适时的在鱼干上洒点盐水或特制的香料,继续放在竹网架上接着晒。一日接一日,一天连一天,便这样早上铺上,晚上收回。还得时刻关注着天上的云,看是否会下雨,下雨也要收回。不知过了多少个星期或是几个月,有的甚至是以年来计算。不过这也只有家庭这样。现在的厂家直接用烘烤机,涂上香料用烘烤机烘干水份便成了,虽说鲜味保留了,却没有家庭那样的勾人瘾。那种以年计算的鲞我是口味过的,经过长时间香料的滋润与烈日的曝晒,鲞面有点泛黄至于发黑,卖相虽不好,却是连鱼骨却变得松脆,而且香味同鲜味一道烙进了骨骼。偶尔有几根硬刺,含在口中,唾液中还会混杂鱼鲞的美味,连鱼刺都经得起咀嚼与回味,更不用说那在日下重复千遍万遍单调步骤的鲞肉了,舌头还未尝到,鼻腔早已充溢了扑鼻的鲜与香,吃到嘴里,透到肉里的香,渗到血里的鲜。便是歇上几日,那味儿也还口中不能忘怀。

 

 

 

 

 

 

 

 

 

 

 

 

 

 

 

箬山人喜欢吃粥。有一种便是咸粥,分两类:一类是咸菜粥,另一类是鱼货粥。两种粥都是本地人的最爱,地人却是吃不习惯的。

咸菜粥便是将冷粥和着冷菜(如白菜梗、白菜叶、青菜)拌一下倒上点冷水,搅巴搅巴倒在锅中炖熟。而鱼货粥就是同咸菜粥一样,只不过将残剩的鱼肉、鱼汁倒入到粥中罢了。听起来有点恶心,卖相也可以说是极差中的底线,所以就是再穷的人家也不会将它端上桌的。不然,真的是要叫人笑掉大牙的。然而,平常人家自家吃倒也没什么打紧。一碗咸粥虽看上去不讨人欢,味道却还过得去。粥中的米粒同杂料早糊到了一块去了,你根本闹不清口中是粥还是杂料,两者味已互相渗透,相互掺杂,料中有粥的顺滑,粥中有料的甜香。没有佛跳墙的沁人芬芳,亦有百家粥的百味俱佳。当然,我说过的,这粥是自家吃的,你到人家做客,任你是多亲多密的人,要想主人端上这碗粥是十分困难的,而一般上的是清水粥。    

清水粥

清水粥,顾名思义便知其用水之多。是的,清水粥用水量多,甚至可以用一锅粥半锅汤来形容了,清水粥要熬,顶好是用土灶,用柴烧,几把米,半锅水,米沉在水中,透过从山涧流下的山水甚至可以数得清有多少米粒。盖上锅盖先用旺水将水煮沸,接着就用小火细细的熬。熬的时间越长越好。我尝过熬过一天的清水粥,一把米两锅水,最后只盛上来一碗粥,待粥稍微凉点汤上结了一层软痍,咬住软痍,一口吸去大半碗的汤,米粒才隐约可见,此时的米粒经过熬煮、山涧流下的山水滋润已经变得近似于半透明了。吃起来甚至有了蛋清的味道。一碗下肚,一般清凉沁人心脾,那是发自内心的幽香,从内自外的舒爽,如果你觉得一把米几锅水有点寒碜,你还可以洒上番薯丝一起煮,在粥中米白的水中隐约着几点黄星,喝起来还会有一点香味,连米粒都有一丝甜意,当然,即便喝清水粥,你也不会觉得寒碜。

 

 

 

 

 

 

 

 

 

 

 

 

 

锡饼

往日要想吃锡饼得待到清明时才可以尝到,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街坊四邻凑在一起,摆上几桌,这边忙着摊锡饼,那边赶着炒料头,这头急着扛大桌,那头慌着摆椅凳,风风火火忙活了一个下午,一堆人聚在一起卷锡饼筒,好不热闹。现在生活好了,时时都可以吃到锡饼了,那样的情景只成了老一辈人美好的回忆了。然而锡饼却还代代不息,摊锡饼的人还在,好这口的人也不少。锡饼又分好几种:有用面糊摊成的白色薄饼;也有麦饼,将麦粉用水和好,添上苎麻的叶(已去筋煮烂)这时摊成薄饼成青色,便是俗称的“青叶饼”。还有其他的:如在面糊中加蛋清,使饼有蛋的清香;有在和面时加葱的;有用糯米的,唤作糯米饼……不管如何,统唤作锡饼。锡饼是要有专门的的铁圆平台来摊的,下面架个火炉或煤炉,如果用圆底锅摊便不叫锡饼面,叫做麦油煎了。摊锡饼很讲究,摊的人洗净手,将铁平台预好热,便用手揽一团面糊开始摊。将面糊从外开始摊向中心,在中心去掉过多的面糊。面糊不可太多,太多,则薄饼过厚,太硬;太少也不行,太少不能围成一个完整的圆饼,如果此时再去抓点面糊来补救已来不及了,那一面早焦了。摊的时间更难把握,稍长则饼变僵硬;稍短,饼没熟透;而且还要两面烤,一面烤完了另一面要紧接着烤,时间长短要差不多,这样饼才嫩、白、香,一张饼摊好后立即送上桌。摊饼人继续摊,不能停歇,一停一歇面糊容易僵在一起,要不停的揽拌才行,往往一摊便是一个下午。饼好了还不行,还要有料头:有墨鱼、鲳鱼、豆腐干等,然而有四样是不可或缺的,唤作“无肉不油,无蛋不香,无芽(豆芽)不脆,无鱼不鲜。”将饼摊平,将料头夹在饼中,卷成筒状拿着吃,不要忘了将底折起,不然拿起来一吃,料头会从底漏去;也不要太贪心,料头夹得很多,结果饼筒吃到一半爆了,更是十分尴尬的。

 

 

  

糖龟

 

 

 

石塘各家过年节做糖龟,这是赞美生命的精美食品。将红粮拌上糯米粉,放在糖龟模里印出一块块砖头大小的糖糕。模具家家刻制的都不一样。主体是乌龟(表示长寿),有长方、六角、椭圆、菱形、葫芦等形。内壳中有寿桃、梅花、蝙蝠、喜鹊、鱼虾等形象,构成“寿”字。四角有福、禄、寿、禧或吉祥如意等图案,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扛台阁

箬山的正月半夜最闹的是“扛台阁”,各村、各船出资,绞起轿状的抬阁,找来六七岁,长相俊俏的娃娃扮成戏里的故事,如《梁祝》、《白蛇传》、《追鱼》、《哪吒闹海》等人物造形或情节,由大人抬着,抬阁在灯光的映照下,在布景的衬托下,真的标致极了。在抬阁的前面,先由“火镬”开道,火镬边,有几个男扮女装的丑角不断地为火镬添柴,还会唱着各种各样的腔调。火镬和抬阁间,常有大奏鼓串插中间,或有踏地故事表演,与现代的话报剧一般,有反穿皮袄扮猴子的、有肩挑绲篮糊成的尿壶,有口念戏谑小调卖尿壶的、也有脸上涂红刷折、手握尿壶、坐着抬杆的滑稽人,边游边喝着里面的“尿”。大人小孩见此情景,是会按着肚子,笑弯了腰。

如果这一晚没有什么大型的节目,妇女们会在几日前暗暗商议,看准结婚后几年未生孩子的青年妇女,要对她下手了,这下手叫“拔打生”。当然,这一举措要经得这新妇婆母的默许,且瞒着被拔的新妇,还要预先选好结果的果树。晚饭后,一群妇女猝不及防地涌入该家,拉住新妇就走,将其拉至树下,几人将其两手反背树后,几个手拿小棒或扫帚柄打其屁股,边打边问:“生不生?几时生?”新妇熬打不过,只得说:“要生,明年生。”当然也有一到树下,便爽爽快快地回答的,一是求生心切,二则可免多余的皮肉之苦。打完,妇女们嘻嘻哈哈地回到自家,还会欣喜地诉说刚才的情景。据说,被用作打生的果树,来年是不结果或少结果了的。

看完抬财神或扛台阁,或做了小节目后,人们临入家门时,点起了小的红蜡烛,插在房间的门槛里或墙角边,名为“间间红”,这大约是祈求光明。

 

七月七

“七月七”是箬山特有的节日,他们保留了从闽南带过来的节日习俗,家有年在十六岁以内小孩的家庭,都要过这一节日。这节日也被人们称为“小人节”。因为小孩子们是节日中的主角。此一节日的最重要习俗,是为了保佑不满16岁的孩子能够健康、平安,各家举行设“金亭”、“金桥”祭拜天上七位仙女的仪式(也有村民说是祭拜七位夫人)。关于这一习俗,人们习惯的说法叫做“满金亭”,因为当孩子满16岁时,大人将为他举行最后一次祭拜活动是日,各家都要请客。做这一节的家庭多在早晨在自家屋前摆上供桌,供桌必面对门口,最前面一定要摆放纸扎的“金亭”或“金桥”。上面都还插有穿着绢衣的小泥人,必须有七个以上,且必须是一出戏文里的人物,如“西游记”中唐僧四人、白马、白骨精和她的手下小兵等。再如“八仙过海”或有众多仙女出现的戏文等。供桌上有香炉一只、红烛一对,以及盛满金箔做的元宝的两个大盘,叫做“元宝山”。桌中间先放各种鲜果一排,再放各种干果一排,再摆各种山珍一排。最外面是猪肉、黄鱼、鸡蛋,糖龟、松糕、粽子,面条、米线……供品中一般没有鸡,只有小孩子到16岁时才需要增加一只鸡,同时要在金亭上面插上两根“金翅”。家里有几个孩子就做几个金亭、金桥。镇上有专门会做纸扎的人,家长都会在节前向他们预定好。

男孩的家庭,桌子上方还摆放一个纸亭,这纸亭很是精致,用彩纸糊成,一般分两层,上层插着用各种颜色绢绸之类做成的人物造形,有封神、三国、水浒等章节故事,人物形态小巧有趣,也生动逼真,宴席散后,客人的小孩都会带上一、二个回家玩赏;下层也有人物,但一般是剪纸粘贴,贴着七仙女,做工不如上层精美。如果家里的男孩刚十六岁,这纸亭还要做得别致一些,上下层都插有绢人,下层还要多插一个纸人,他手握伞子,肩背包袱,去考功名,这纸亭叫“满金亭”,这也表明,从明年始,他家不再做这一节日了。如果家是女孩,则不用纸亭而改用纸轿,女孩还从山边摘来七种花朵,放在祭桌上同祭七仙女。祭后,除了将纸人拔回,亭轿都要在拜后烧掉。做七月七的人家祖籍是福建的,他们不做十月半。

七月七的晚上,有兴的人还会半夜起来看牛郎织女相会,据说,这一晚,牛郎织女两颗星会靠得很近,他们一年才见面一次,这一次见面牛女百感交集,千言万语在这一时怎能说得完,他们往往是泪流满面,这一夜天也往往下几点雨,人们说,这是牛郎织女会面的“眼泪水”。

 

 

 

 

婚嫁

箬山的婚嫁有着渔区的特色。男至结婚年龄,一般先要订亲,要拿到女方的时辰八字,先叫算命先生评一评,八字合不合。在有关婚姻的民谚中,有“大六不成婚”、“牛头不对马嘴”、“龙虎斗”之说。男家还要将女方的“八字香罐”压在灶头,如七日内家中无什么不正常,那就成了,如有碗盏之类物件损伤,则是不吉利之兆,亲事便会告吹。亲事成后,男方便会送上钱物作为“小定”,过一段时日后,男家又是请算命先生拣结婚的“日子”,并将日子帖附上一笔钱财由媒人送至女家。日子前几天,未来的新郎邀了自己的朋友去女方家抬嫁妆,朋友去的多少要看嫁妆的数量而定。抬嫁妆的朋友到女方门前,就放鞭炮以示客人来了,女方家也放鞭炮迎接。迎进客人后便敬上茶,一般是用桂圆泡的,客气的则用洋参泡成,茶后,朋友们抬了嫁妆离去。抬到半道上,朋友们拿走橱中预先准备分给的红鸡蛋,调皮的朋友还可藏过新媳妇的“铜镜”,第二日要新媳妇用红鸡蛋来赎取。日子的前一天晚上,将婚的一对新人,要各在家举行“告祖”的仪式,几声鞭炮响后,各由朋友陪着,先在先人的神龛前焚香跪拜,再跪拜祖辈、父母的教诲和养育之恩,跪拜的长辈要从大到小,从直系到旁系一一跪过,被跪的长辈要拿出一些“压寿银”给予,也常对其作些“孝敬”的嘱咐。女方的邻居,虽不是亲戚,也要送些蛋,表示送嫁。告祖后,新人们将是沐浴更衣,准备明日正式日子。

日子这日,男女双方都得大办筵席,左邻右舍都来帮忙,洗菜、借桌都有是邻居们的事,女方的酒席一般在中午,因为新娘要在预定的时辰之内过门男家。酒宴后,新娘头戴珠冠,身穿霞披,便由义姊妹们陪着出门,以前新娘坐娇的则由大兄弟抱上轿,轿前管弦乐弹奏,再前则是新郎的两位朋友鞭炮开道。到五十年代末,轿没有了,新娘步行,管弦乐改成鼓号,兄弟们送新人出门。女儿出了家门后,是不准回头看娘家的,如回头,就叫“望娘穷”,这是没有人会这样做的。女儿出门后,娘会坐在家中哭着,这调门如唱戏一般,从每件值得回忆的事哭起,数数落落的一大串,这就是人们说的“杀牛当叫不叫,嫁囡当笑不笑”。姊妹出门后,兄弟们一路放鞭炮送行,鞭炮一直放到男方的家门前,男方见新媳妇进门,也放鞭炮迎接,这时常变成放鞭炮大赛,有时太过份,也会放出意见。

新人进门之时,家公家母和新郎会暂时避一避,待新人进入新房后才再现大庭,这是“避冲”。新人进房后,这一下就热闹了,一群一群的人挤入新房,说是看新媳妇、要红蛋,凡是来者,新人都分给红鸡蛋。这看新娘的以妇女和小孩居多。五六十年代,新郎新娘还要举行拜堂仪式,中堂上摆起主席台,布置着毛主席像和国旗,中央铺着红毡毯,披红的新郎在两位陪郎的陪同下先进入大堂,再是新娘入堂。新娘是不轻易入堂的,由宾相请了又请,新娘偏不入堂,等到宾相用带喜连撞的话语,如“三请四请不出堂,新娘肚大怕新郎,请新人啊!”,新娘才姗姗步入。接着,便是新郎新娘拜天地,拜公婆,再夫妻对拜。然后,由主婚人讲话。他们的讲话常是杜撰了一些新郎新娘如何认识的戏谑灰谐的趣话,引起观看者的捧腹大笑。最后,还要搞“接拜”仪式。主婚人按主人家给的名单,以长辈中的辈份高低、血缘亲疏为序一一叫请,如“太公太婆接拜!”太公太婆就将用红纸包好的钱传进,主婚人就将红包打开,数清钱的数目,当场公报,如:“太公太婆银洋两块!”这样按名单请完。结束后将接拜钱送交新娘保管,这钱也成了新郎新娘的私有钱财,也有贤慧的新娘将拜钱交与婆婆的,开明的婆婆或家境宽裕的家庭会全数或部份还给新娘。

拜堂仪式后,新娘返回新房,主人家和新郎便开始催着客人坐桌了。新娘与陪姑另坐一席,叫“新妇桌”,这一席中的全是女人,但是有孝在身、单边女人和光生女孩的是不许陪席的。开宴后,每一盆菜都由陪席的人夹了一点另放在碗里,待明日再给新娘吃,这一碗称为“啄头”。酒席至半,新郎新娘要双双到第一席中间,向长辈和平辈的客人敬酒,敬酒时,新夫妻每人各持酒壶,同时在一个杯中倒酒,并由新娘端上请客人饮干。盆菜中,泡鱼之类的泡货是少不了的,女人和孩子们都会把泡货分掉,带回家去分给邻居,作为在石塘箬山吃了喜酒的见证。宴席间,客人们免不了猜拳喝酒,爱酒的人常坐在一桌,让新郎的朋友们轮番的进攻。这一宴常吃到晚上才散。

晚上,新郎新娘要送洞房。石箬的风俗,新郎的朋友很多,少则十多人,多则廿多人,由新郎发香烟,每人一根来清点人数,但进入洞房的人数必须成双,入洞房一般在八九点钟才进行,鞭炮响后,朋友们按角色排队,这角色,主要有两个,一曰“老大”,一曰“头撩”。“老大”是带领众朋友们进入洞房的领头人,有在朋友间选的,也有雇的,因为老大要会念洞房经,他从进入到结束,要做许多例行的事和对付洞房外人的刁难,他先要从公爹公婆外念起,再到厨师处打招呼,然后一路破关斩将,用念洞房经的方法化解别人的难题,从楼梯一级一级地念,入房后要凳子、要碗筷和破解菜上的难题都得一一对答,才可得到。“头撩”是顽皮地指导新娘的角色,一般由未婚的调皮者担任。经过重重关隘,进入洞房常是二更后了。在洞房中,主人家的菜特别丰盛。冷热菜常是四十来盆,手可抓的多分给看热闹的孩子们;在洞房中,与新娘开玩笑是常事,大多是看新郎新娘表演的;场外的人设立名目来要香烟、打通关喝酒也是常见的场面。当上的菜快结束时,“老大”会叫从朋友成双地出外“望潮水”,这望潮水意思就是上厕,并议论今晚菜的味道,以决定每个洞房钱的多少。至洞房快结束时,每人拿出统一数目的钱,交与老大,由老大分装成三包,一包为厨师,一包为烧火,一包为筛酒。洞房近尾声时,主人家送进糕饼类的“叠头”,众朋友轮番地“摆叠头”,即用糕点摆成吉祥的图案或文字,如梅开五福,柳树盘根,早生贵子等。洞房散后,众朋友离去,老大和另一朋友要留在房内,为新人们“抱大团圆”,他们边念洞房经、边扶着新人们不停地旋转,并用米花和红花生撒在身上、床上和地上。抱了大团圆,他们才带上房门离开,石箬的洞房常送到天拂晓才散。

洞房散后,老大撒在床上的米花是不能打扫的,只能将它掸入床的内侧。这一晚,新娘常不入睡,只是和衣打个盹。

结婚第二日,要办三日酒(告祖夜为暖房酒,结婚这日为正场,第二日为三日酒)。三日这日,新娘的娘家由小舅送来了“油瓶”,这油瓶无非是新娘家的化妆品和日用品,如雪花膏、肥皂之类,数目是可观的。男方的主人常看油瓶的价值,给小舅子油瓶钱。

三日酒朋友和长辈是一定要光临的,因为酒后,新娘还要跪长辈并“端茶”给他们,以正名份。端菜时,一般由姑姑陪着,指点着这人是咋称呼,然后新娘敬茶,新人用的茶泡常是龙眼,后随经济条件的改变,渐渐改用参档。客人茶后,要出“茶钱”,作为见面礼,长辈的见面礼常是银圆戒指之类,朋友则是用钱。三日后,婚礼才算结束。

婚后第十四日,新娘要到娘家,也有小夫妻双双去的,这叫走“十四日”,到此,新婚的气氛则慢慢淡下来。

 

 

 

 

 

丧事

老人亡故了,在石箬,别有一番风俗。老人将要咽气,家人就将老人另榻入楼下。死后,则要择日子入殓、停棺和殡葬。入殓时,儿子们将亲尸放入棺中,头要摆正,免得“死了的父母在保佑上有偏心”。停棺前,家人、亲戚、朋友、房份则轮流值夜守尸,这几夜,值守的人是以麻雀、扑克为伴,通宵达旦;中间,主人家当然有长寿面之类的接力。亲人们还要在这时日去行“买水”仪式。停棺后,在棺材前点上白灯笼——脚头灯。临出殡前,孝妇女儿则伏在棺头,象样的哭一番,调子如唱戏一般,内容无非是对死者值得追忆的事进行颂扬。出殡时,“十三记锣”开道,接有鼓号或丝竹乐队,棺材紧在其后,孝子头戴“须胡络”,手执“孝杖”身穿麻衣,扶棺同行;遇有桥处,则先过跪接。后面是一列送葬的队伍,以亲疏长幼为序,亲披麻,疏带孝,送死者归山。但疏些的送者,常到半道便离队走掉,生肖不利的人也在中途离队。下葬前,和尚念经咒,领子孙们绕着坟,顺着倒着三圈。下葬时,送葬的人一般都是背朝坟地,待安葬后,他们依然入队从原路返回,这时“还山”。在渔区,死者入土,时辰总要在涨潮,这是涨发之意。送葬的人回到主人家门前,跨过火,接过已燃的神香,每人一支,插在面朝外跪、手反背、捧着神主香炉的长子的香炉里,才告送葬仪式结鼓束。长子则要倒退入屋,安放神主和香炉。过后,便是入宴了,长子将锣挝起,人就来了。石箬的丧宴是难以打算的,听到锣声的人均可入席,但来者常是帮过工的。席间的菜中,炒面和豆是不能少的,这是长寿面和豆的谐音“头子头孙”。在石箬,送丧事的礼不论多少,一概照收,不能退回。席间,免不了呼五喝六,谈笑风生。不正常的丧事则另当别论。

老人亡后七日,主家要请和尚为赐“焰口”,表示对亡灵的超度,“焰口”一直做到七个“七”,后面几个七,和尚的焰口钱常由亲戚出资。到四十九日,这项祭事要比前几项风光,一般的人家,都做了纸屋,叫“苦屋”,苦屋确是三透九明堂,内部的布置和设备是他活在人间时不能享受到的,如冥钱就堆数间。和尚颂经后,烧给死者。以后每年的死者亡故日,家人都要摆上祭品,来纪念死者,但这祭桌的必须将桌纹横着放,说这是死者能享受到。

大奏鼓

    流行于温岭市箬山、石塘一带,每逢重大喜庆和正月半,箬山人经常表演民间舞蹈和大奏鼓来庆祝。箬山大奏鼓在浙江独具特色,系明代福建惠安渔民迁入箬山时传入。由男性七至九人扮演女角,身穿类似戏曲中媒婆服饰,手持扁鼓、木鱼,赤足上场,连敲连舞,伴以锣鼓、唢呐,热烈粗犷,幽默诙谐。

 

 

 

 

 

 

参考文献:

陈国强1990《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

毕红梅 任鸣 《`牛郎织女传说'落足□源》

2006年01期《民族艺术》刘铁梁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与文化人类研究所所长) 《箬山渔村的家族文化》

刘铁梁; 《作为公共生活的庙会文化》[J];《民间文化》; 2001.01 48-54

直江广治,陈秋帆;《 中国民俗学的发展》[A]; 2005年

直江广治,陈秋帆《域外民俗学鉴要》 [C]; 2005年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6-MZYS200601005.htm

http://www.55988.com/55988/shan/servers.asp?id=2

http://5460.xaonline.com/gy5460/jsp/picture/pictureview.jsp?pdid=40242659&picid=4467772676944924

 

 

 

 

 
 
 
 

 
 
 
报告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报告:

  • 下一个报告: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研究性学习  客户满意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统计|站长  浙ICP备07031740号